潜心务实地完成每一次试验,在枯燥的数据之中发现问题,就像攀登者征服高山一样惊心动魄。而仰望星辰、携手共赢,我们仍在不懈探索的路上!
——星河动力仿真实验室主任:李文超
2020年冬天的那个下午,天气晴朗,万里无云,一枚通体乌黑的火箭点火起飞,直冲云霄,定格成一幅无比壮美的瑰丽画卷。回首两年来的点点滴滴,所有为争取首飞成功的努力都仿佛是昨日之事,加入星河时的破釜沉舟和项目攻坚时的一路向前,让理想照进现实的震撼感在我心中久久不能平复。
犹记第一次听到“星河动力”的名字,是在2018年初冬的一个下午。一位有些时日没联系的哥们儿王振华突然打来电话,约我面聊,语气之中带着不同以往的兴奋,我心中隐隐有一种预感,这肯定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。
图 | 李文超(左)与王振华(右)
就在那天下午,天气格外晴朗,王振华一见面便开门见山地问道:“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——星河动力,要不要一起干?”从公司的创业动机再到行业发展前景,我们俩在家外的小路上反复探讨了许久,无论是以往的从业经历还是对未来的无限畅想,这件事都让我怦然心动。而后来,我又与百奇总、建设总见了面,创始团队身上的务实作风彻底打消了心中的最后一点顾虑,那一刹那我下定决心,和伙伴们互为彼此最坚实的后盾,一起踏上创业的艰辛之路。
加入公司之后,我主要从事半实物仿真工作,负责火箭控制系统的验证与确认。不带隐患上天是“仿真”的永恒追求,这项不平凡的使命也决定了我们的工作特质——严谨、细致。在火箭正式发射前的日日夜夜,仿真实验室内总是反复上演着飞行试验,在虚拟环境下数以百计地不断试错,只为寻找到火箭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,提高飞行试验的可靠性。最终能够看到火箭平稳地划过苍穹,可以说是我们无比骄傲的共同坚守。
试验总体到软硬件设计,从一整套大型设备到一颗小小螺栓,仿真实验室的工作牵涉面十分广泛,事事都要考虑周全,而我一度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。但好在周围始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互相扶持,所以我并不畏惧,星河动力是一个难得的舞台,从一无所有到仿真实验室初具规模,我的职责也随之不断拓宽升级。
图 | 李文超工作照
当站在了梦寐以求的发射场上,工作也不能有丝毫懈怠,公司一直强调复查的重要性,甚至到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一)正式发射的前一天,双想工作也没有停止过。长期的精神紧绷甚至让我因为发现一点小小的问题,便焦虑地梦到了火箭失控坠毁的场景,醒来后都还心有余悸。只有参与其中的人才知道,作为一种高度精密的复杂项目,屹立在发射场的那枚火箭可以说是汇集了星河人无数的心血付出,一套完备的生产测试流程走下来,离不开各专业的互相配合、齐心协力。
图 | 李文超与“谷神星一号”商业运载火箭
回首过去感慨万千,展望前路征途漫漫。2021年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,仿真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紧锣密鼓地同步开展,仿真设备也处在不断论证与实施之中。转眼之间,就到了“谷神星一号”(遥二)的最后冲刺阶段,当仿真试验又一次运转起来的时候,我发现工作量并没有丝毫减少,试验系统升级、准备以及设计迭代与确认仍然是正式发射任务前面的巍峨大山。
但与去年不相同的是,2021年有更多优秀精英加入了我们的团队,身边有了更多同事的鼎力支持,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!其实,潜心务实地完成每一次试验,在枯燥的数据之中发现问题,就像攀登者征服高山一样惊心动魄。而仰望星辰、携手共赢,我们仍在不懈探索的路上!